山海人工智能信息网

07月通感的修辞手法的段落(通感的修辞手法)

导读 摘要 今天小编宋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通感的修辞手法的段落,通感的修辞手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所...
摘要 今天小编宋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通感的修辞手法的段落,通感的修辞手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所谓“通

今天小编宋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通感的修辞手法的段落,通感的修辞手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2、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3、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4、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5、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6、”(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7、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8、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9、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11、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12、“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13、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