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恒帑怎么读

2025-11-07 06:07:04

问题描述:

恒帑怎么读,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06:07:04

恒帑怎么读】“恒帑”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时可能会感到困惑。那么,“恒帑”到底怎么读?它的含义是什么?本文将从发音、字义和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发音解析

“恒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读作:

- 恒(héng):第二声,意思是“长久、经常、不变”。

- 帑(tǎng):第三声,本义是“官府储藏钱粮的地方”,也引申为“国家的财政”。

因此,“恒帑”的正确读音是:héng tǎng。

二、字义解释

拼音 含义说明
héng 表示持久、恒常、不变的意思,如“恒心”、“永恒”。
tǎng 古代指国库、官府储藏财物的地方,也可指国家财政或赋税。

三、词语含义

“恒帑”一词较为文言化,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它通常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表达“长期稳定的国家财政”或“持续的国库储备”之意。

例如:“古人重视恒帑之策,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四、使用场景

1. 历史文献研究:在古籍或历史资料中可能出现“恒帑”一词,用于描述古代国家的财政制度。

2. 文学创作:一些文学作品中可能借用“恒帑”来增强语言的古典感。

3. 学术论文:在经济史或财政史的研究中,可能会出现对“恒帑”的分析。

五、总结

“恒帑”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发音为héng tǎng,其中“恒”表示长久,“帑”指国家财政。虽然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仍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词语 恒帑
拼音 héng tǎng
读音 第二声 + 第三声
含义 长期稳定的国家财政
使用场景 文学、历史、学术研究
现代使用频率 较低

如需进一步了解“恒帑”的出处或相关典故,可查阅《汉书》《后汉书》等古代文献,或参考相关的经济史研究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