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农时谚语】农时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晶,它们不仅反映了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规律和生活智慧。以下整理了30条常见的农时谚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气候特点。
一、总结
农时谚语大多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某一季节或时间段内农事活动的重点,如播种、施肥、收割等。这些谚语不仅指导着农民的日常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生活节奏和文化传承。通过了解这些谚语,可以更科学地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30个农时谚语表
序号 | 农时谚语 | 含义说明 |
1 |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 春分时节小麦开始拔节,需及时追肥浇水 |
2 | 立夏种棉花,不等雨下 | 立夏前后适合种植棉花,不宜等待降雨 |
3 |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 小满时节若雨水不足,小麦易受干旱影响 |
4 | 芒种忙忙,麦收稻插 | 芒种时节麦子成熟,同时要插秧种稻 |
5 | 夏至三庚便数伏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天气转热 |
6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 秋分前后是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 |
7 | 雨前茶,明前茶,清明后茶不值钱 | 春茶采摘时间不同,品质差异大 |
8 | 惊蛰雷声起,春耕不能歇 | 惊蛰后天气转暖,应抓紧春耕 |
9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天气渐凉,九月准备冬衣 |
10 | 六月六,晒谷场 | 六月初六是晾晒粮食的好时机 |
11 |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 秋季雨水增多,气温逐渐下降 |
12 | 早稻不过立夏,晚稻不过白露 | 早稻应在立夏前插秧,晚稻则要在白露前 |
13 | 春雷响,万物长 | 春天雷声响起,象征万物复苏 |
14 | 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 小寒、大寒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
15 | 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 春季干旱对作物影响较小,秋季干旱危害大 |
16 | 立秋有雨,秋收不愁 | 立秋时节有雨,预示丰收有望 |
17 |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 清明多雨,夏季可能干旱 |
18 | 七月半,瓜果甜 | 七月十五左右,瓜果成熟味美 |
19 | 立冬不砍菜,冻坏一地菜 | 立冬前应收获蔬菜,防止冻害 |
20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 谷雨时节适合播种瓜类和豆类 |
21 | 夏至未至,先防旱 | 夏至前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 |
22 | 一亩园,十亩田 | 种植蔬菜效益高于种粮 |
23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 春天要保暖,秋天适当耐寒 |
24 | 三月三,种棉花 | 三月初三适合种植棉花 |
25 | 五月五,龙舟鼓 | 五月端午节,传统节日与农事无关 |
26 | 七夕牛郎会织女,田间忙种谷 | 七夕节前后正是农忙时节 |
27 | 重阳登高,秋收秋种 | 重阳节前后是秋收和秋种的关键期 |
28 | 二月二,龙抬头,春耕开始 | 二月初二为传统农事开始的日子 |
29 |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 小雪节气土地结冰,大雪节气河流结冰 |
30 | 冬至大如年,人间庆团圆 | 冬至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农闲时节 |
通过这些农时谚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农事活动的高度重视。虽然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但这些谚语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