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曲作品。这首曲子以历史为背景,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原文
峰峦如怒,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二、原文翻译
群山像发怒一样雄伟,黄河的波涛也仿佛在咆哮,
这是一条山河险要、地势险峻的潼关之路。
遥望长安旧都,心中充满感慨与犹豫。
令人伤感的是,秦朝和汉朝曾经经过的地方,
那些辉煌的宫殿楼阁,如今只剩下了一片废墟。
无论是国家兴盛,还是王朝覆灭,
最终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三、赏析解读
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虽短小精悍,却极具思想深度。张养浩以敏锐的历史眼光,将自然景物与历史变迁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1. 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开篇“峰峦如怒,波涛如怒”,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和水赋予了情感,表现出潼关地势的险要与气势磅礴。这种“怒”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着作者对历史动荡、人民苦难的愤懑之情。
2.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望西都,意踌躇”一句,道出了作者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复杂心情。他不仅感叹昔日繁华已成过去,更深刻地意识到,无论王朝如何更替,最终承受苦难的总是普通百姓。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3. 语言凝练,寓意深远
全曲用词简练,但每一句都蕴含深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成为千古名句,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规律:无论国家强盛还是衰败,老百姓始终是最大的受害者。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四、结语
《山坡羊·潼关怀古》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和精炼的语言,成为中国古代散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的反思。张养浩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值得后人反复品味与思考。